從2018.11寫到今天2019.01,也算是學習程式兩個多月了。這邊我想紀錄兩個月來的一些心得,跟大家分享。
分享一句話:「學程式不要急,要慢慢的,然後,走得很遠很遠。」

其實本身對寫程式有點興趣,然後又是從比較好入門的前端開始,因為知道程式的範圍太廣了,當初就有稍微做功課,希望挑選自己比較能接受的領域切入。所以剛開始從html的概念,再到css可以修改自己喜歡的外觀,一切都覺得挺好玩的。不過這種好玩不是那種打電動、出門旅遊的好玩,是那種可以自己打造東西的成就感。就像是玩音樂,自己可以做出一首歌、或是自己可以拍一部影片,那種自己完成的爽感。不知道為什麼,我一直對這種爽感特別有偏好,稍微分析,這種爽感,成就感的成份應該佔五成,好玩的成分佔一兩成(可能打code其實很好玩?最好哈哈),剩下的三四成,也許是扎實感吧,那種把技術掌握到自己身上,又多學會什麼的爽感。
其實學習的過程中,不免有點乏味,看著老師的教學影片,然後自己學老師實做一遍。明明就跟老師打得差不多,但是不知道為什麼畫面就是不一樣。當bug一直找不出來的時候,還真的很氣餒。後來反倒因為要找出bug,我覺得我的耐性變好了。之後學到javascript,因為實際的應用,所以老師大部分的課程都放在jquery,就在這些jjj開頭的東西都還沒搞懂時,就開始學指令。

一開始還真是腦筋一坨糨糊。什麼DOM,什麼traversing,完全不懂。還以為就存粹跟css一樣,就是設定padding、color,的不同版本而已。到後來漸漸看老師寫到簡單的作品,像是todo-list,我才慢慢搞懂這些是怎麼一回事。
學到後面run到bootstrap3,算是我最開心的。當時看完bootstrap的介紹,只覺得,有這麼好的東西怎麼不早點拿出來呢?
原本以為我已經過了一些關,後來進到後端,才鄭重的發現:「原來前端那麼幸福啊!」。前端可以比較直觀地去思考怎麼使用、點擊,怎樣子好看,怎樣子使用者覺得酷炫又方便。然而後端,因為老師是從php、Mysql教起,除了語言相對陌生外,後端整體的思考邏輯,又完全不一樣了。

後端要思考的是:我資料庫這邊需要什麼資料?要叫前端給我什麼資料?我要怎麼樣吐給他正確的資料?這些資料又要怎麼樣整理,格式、內容,才會是前端想要的?
然後再搭配上Mysql的語法,CRUD把資料做各種撈取、讀取、更新、刪除的動作。
當初因為覺得對於後端什麼都不懂,所以欣喜若狂地把教學影片都看完,想要趕快搞懂趕快來玩後端。後來反而弄的基礎語法都不熟。在實作時,除了指令,還要搭配後端的思考,全都不熟的我,真的是超級心灰意冷,覺得:「天啊程式怎麼這麼難啊?」
於是,我真的都搞不懂的情況,能做的,就是在自己的IDE上,抄老師的寫法,雖然沒練到思考,但至少也打過這些指令。抄著抄著,一次兩次,好像漸漸懂了些什麼。最後面總算在寫了CRUD四份API後端php檔案後,大致懂了些什麼。
於是從原本的心灰意冷,變成回到一般等級的心情-不好也不壞。開始繼續第二個作品的練習->calendar。
終於在calendar的練習中,一切就比較順了。也在自己練習的情況下,成功寫好了兩份API,還真的動了起來。最後面,因為練習得夠多,終於搞懂中間一些疑惑,也對php、javascript的基礎有更好一點的認識。
目前學到今天,我的心情是,「充滿感謝」。
很開心自己學到今天,打開IDE還是覺得挺有趣的,事實上今天才特別去載了VS code來玩。中間一直很怕自己學到哪裡整個卡住,而無法繼續下去。
雖然現在自己的能力還是很淺,就是會基本的前後端技能。可以做一些還行的畫面的作品,搭配一點後端的支援這樣。
在這段時間中,我發現,coding很有趣,我說的有趣是它會讓你的生活充滿著高低起伏:
今天你可能把前端開心的刻完了,但明天要寫js檔時一個沒寫好網頁全部不見。
後天你寫了個API來存取資料,又開心的成功了,結果大後天,不知道怎麼就是整個畫面都不見,最後只是因為sql的指令最後少了一個分號”;”。
每天都有難以預期的bug,每天都不知道寫完的程式碼會不會成功執行,但是,每天我們都期待自己想要實現的畫面、功能能夠順利的跑出來,然後奢求在「重新整理鍵」按下後的0.3秒,可以看到一個舒服的畫面,好讓我們能夠順利地去吃今天的第一餐。
不管是程式本身知識的變化萬千、引人入勝,又或是在學習、產出他的過程中的潮起潮落、欣喜若狂、痛徹心扉,我想,正是他的變化多端,難以捉摸,讓我們,一天又一天,仍然願意開啟IDE跟他奮戰。
